【www.gzlcsw6.com--名人故事】

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之所以说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相信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而之所以说司马迁是文学家,也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除了是一本史书之外,也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主要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作品,司马迁以自己高超的文学素养,以及生动的文笔描写,将许多事情都的叙述都描写的非常的传神,情感充沛。而且对于事物的判断,司马迁也有自己的准则。

也可以说,《史记》中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为今后许多小说、戏剧都提供了重要的写作素材,不少的帝王、英雄、侠客也都由此演化出来。而且后世的许多小说都以“传”为民,以传记的形式写作,这也都是《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所以说,作为文学作品的《史记》对后世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司马迁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文学家。

当然司马迁也是一位思想家,在《史记》中也出现过非常具有哲理意味的话,如“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等,其核心是天道自然,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永远闪耀着万丈光芒。

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

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历史上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有成就的史学家,都会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留给后人有益的启示。谈起我国历史上的史学家,首推司马迁。

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世尊称他为太史公。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这部书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鲁迅称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家族可以说是历史世家,他的祖上几代人都担任朝廷的史官,尽管位置并不十分显要,但是在他们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们为此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少年时就跟随父亲来到长安。司马谈一直准备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

司马迁的父亲写这部书用了五年,但是他感到,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所掌握的知识,都还远远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迅速增长才学、早日参与写书。

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他又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

父亲让司马迁进行一次为期两年的全国周游。于是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做了一次漫游,这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到浙江会稽去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去汨罗江边凭吊屈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到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到汉高祖的故乡访问百姓,听他们讲述刘邦起兵的故事,等等。后来司马迁进入朝廷有了职位,有机会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曾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搜集了很多史料。

父亲去世后,司马迁做了太史令。

司马迁做了太史令以后,就有了阅读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的机会。这为他以后著《史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是,资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复。由于当时的那些藏书和资料档案都杂乱无序,连一个可以查考的目录也没有。几年如一日,司马迁从一大堆木简和绢书中查找线索,整理和考证史料,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那样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开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到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司马迁和武将李陵是好朋友。当时李陵担任骑都尉,带着不足五千名步兵与匈奴作战。匈奴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住。尽管李陵箭法十分了得,士兵们英勇杀敌,但是终究寡不敌众,又后无救兵,自是战败,李陵被匈奴生擒。随后有人传言,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听说后十分震怒,召集大臣,要定李陵的罪行。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先前还纷纷称赞李陵英勇的人,现在疾言厉色指责李陵的罪过,纷纷谴责李陵贪生怕死。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的意见。

凭着自己对朋友李陵的了解,司马迁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不相信李陵投降。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他之所以不死,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而贬低了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宠妃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汉武帝勃然大怒:“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

汉武帝大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随后司马迁被定了罪,受了腐刑。

汉武帝下令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杀了。李陵闻讯又气愤又伤心,就真的投降了匈奴。

司马迁本来当时正在全力以赴地写《史记》,因为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受腐刑,使他感到万分屈辱,几欲自尽。但是想到自己写书这件极重要的工作还没有完成,父亲的期望和嘱托还在耳边,自己还不能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高度的使命感令他终于放弃自杀。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些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司马迁绝细忍辱负重,完成使命。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深切地同情。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已经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继续《史记》的写作。

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司马迁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扶义倜傥”,主要是讲德行、风采;“不令己失时”,是讲善于把握时机、机遇;“立功名于天下”,是讲以天下为己任[lizhigushi.com]。他所写进《史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人。他的笔下也刻画了一些世侩小人,而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更衬托出杰出人物的英杰本色。

司马迁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记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评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陈涉出身贫农,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司马迁将他和诸侯并列,放在"世家"当中来叙述。对于一个封建史学家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陈涉领导的这支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无道统治。对陈涉首先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功绩,司马迁是完全持肯定态度的。

对于历史上许多忠诚报效国家、热爱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马迁也大加赞赏。在给屈原作传时,他认为屈原可以同日月争辉,谴责楚国贵族统治者不辨忠奸。当年,司马迁还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对舜的事迹作了实地考查。后来写史记时,他把舜写在《五帝本纪》里,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和"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扬。

解密司马迁:忍辱发奋十三年,铸就史家之绝唱!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如《田单列传》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使齐国得以恢复。"火牛阵"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

晚上,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再用火点着。于是,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而齐国士兵也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高声喊叫,以壮声势。摸不着头脑的燕兵吓得争相而逃,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齐国大获全胜。

司马迁虽着墨不多,可"火牛阵"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

司马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巨鹿战役中,项羽率领大军渡河,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

对项羽被围的场景,司马迁描绘得更是感人。项羽慷慨而歌:"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司马迁通过这歌声,完全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时慷慨悲壮,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当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被几千名追兵迫近时,项羽圆睁双目,怒喝一声,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看到这样的描写,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不由得发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慨。

《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本纪》)。 在分析造成吴起乱箭穿身悲惨结局的原因时,认为这缘于他的“刻暴少恩” (《孙子吴起列传》。以上见解都是很精辟的。

在《史记》中,司马迁热情讴歌了那些为了反抗强暴,置自身性命于不顾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比如"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只身刺秦。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进行大胆的歌颂,实际上是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司马迁对名医扁鹊、谆于意等有益于人民的人,用很长的篇幅记录了他们的生动事迹和医学理论。这些人在当时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司马迁心中,他们比某些王侯将相要可贵。

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貌,司马迁也有深刻的认识,并对统治阶级的罪恶进行了无情地揭露。比如《酷吏列传》一共为十个残暴冷酷的官吏作传,其中汉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汉武帝当时重用张汤,而"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王属交私"。所谓"乾没",即空手得到的意思。这里描写的是张汤为小吏时好用计谋以制服人的情况。

张汤得势后,与赵禹一起制定了各种残的法令,其中有一条叫"腹诽之法",即不管有罪与否,只要被指控为对朝廷心存不满,就可以据此治罪。张汤不仅善于巧立法令名目,而且还会迎合汉武帝的心意去处置"犯人"。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个案件会使无数人受到牵连,以致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司马迁通过这些对汉武帝时期专制统治的残酷和黑暗进行暴露和控诉。

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与韩信将兵一样,是多多益善。无论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写起来都条理清晰,游刃有余。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和敢于揭露帝王过失的大胆作风非常值得肯定。

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他为众多悲剧人物立传,寄寓自己深切的同情。他赞扬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的伍子胥,塑造出一位烈丈夫形象。他笔下的虞卿、范睢、蔡泽、魏豹、彭越等人,或在穷愁中著书立说,或历经磨难而愈加坚强,或身被刑戮而自负其材,欲有所用。所述这些苦难 的经历都带有悲剧性,其中暗含了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

司马迁去世于公元前90年,终年55岁。

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南宋史学家郑樵评价:“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

金圣叹把《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金圣叹可谓司马迁的知音。

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

鲁迅在《汉文学史纳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司马迁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坚强不屈的刚毅品格,强烈的使命感,和他用生命和全部心血铸就的辉煌巨著《史记》,永远闪耀着万丈光芒。


查看更多名人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名人故事

2024 精彩故事网-故事大全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