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zlcsw6.com--专题资讯】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文库-教育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论断,旗帜鲜明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作用,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今天,围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大家交流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有鲜明的科学化、大众化和民族化特征,唯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建设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把全体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精神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特别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日益凸显,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面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日益凸显,我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面临各种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渗透的挑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理论之基、精神之源,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高准绳和最深厚的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而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努力实现其民族化本土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让马克思主义继续统领、滋养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导引中国人民在融入社会发展规律的大道上坚持理想、百折不挠、阔步向前,就成为我们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理论工作和精神文明使命。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有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

  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成果。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目前必须做到的则是,动员更大更多的力量,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信奉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举国风范和高贵气质,让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人民自觉而诚挚的思想准则和行动圭臬。

  三、要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

  加强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所在。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新内涵新特征新格局,表达了党对国家所处时代方位的准确认定和历史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是对未来尤其是到本世纪中叶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战略规划的理论规定和思想呈现。因为中国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个思想不仅仅是中国的,也势必会成为世界性的精神财富。因此,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大宣传大学习,让全党上下完整准确理解、精心细致掌握,就难以形成全国上下思想意识的共识和统一,也无法形成建功立业、强国兴邦富民的直接行动指南。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作用,发挥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理论研究越深入,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越深刻,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才会越自觉。

  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继续打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理论工作平台,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力度,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任何思想理论只有广泛传播才能产生更大影响、发挥更大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播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要靠实践检验和维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化,要靠有效的传播。通过各种手段,宣讲好、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维护好、发展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确保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品质、中国风采、中国味道。这既是国家治理模式的话语权问题,也是精神财富释放功效、服务事业的路径保障问题。因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鉴别真伪、防腐拒变的武器,另一方面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人民群众扶正祛邪、抑恶扬善、同心向前、开拓创新的砝码。随着网络新技术新运用新平台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和获取越来越快捷,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在掌握话语权上占据主动。这几年,我们积极应对传播形态、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统筹推进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开辟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尤其是,我们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我国媒体传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了战略主动。

  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整体传播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传播平台载体,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五、要切实加强网络管理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过好互联网这一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改进创新网上正面引导,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使积极健康的内容多起来、向上向善的氛围浓起来。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民意,主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更好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应当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网络治理的强大合力,特别要把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结合起来,分清责任边界,确保责任落地,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要坚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六、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意识形态工作极其复杂,其与日常生活、工作等密切相关,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也有大众参与、万民居中的特色。因此,真正实现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还必须通过建立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报刊、自媒体、论坛等各种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既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又确保正确的政治关切、学术认知和思想交流,从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

  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决不能让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旁落。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要增强责任担当,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意识形态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无论是分析研判还是应对处理,都需要很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

  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把一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把政治原则问题当作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来对待。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都要着眼于化解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当前,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话语权,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守主阵地,建强主力军,打好主动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把握在手中,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前进,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思想政治保证。新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错综复杂,只有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才能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活度,保持意识形态工作的生命力,进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须牢固树立的理念

  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政治认同、利益整合、组织动员、教育引导、文化批判等多种重要功能,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当作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当前,面对西方和平演变的野心、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各种矛盾的激化,必须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理念,抓牢抓实抓深抓强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认同,巩固和夯实党执政的思想政治基础。

  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从国际上看,近代中国发展落后于世界,在国际上几乎没有话语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政治文化还处于落后状况,在国际上话语权也不多。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在国际上的声音仍然较弱。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理应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企图牢牢掌控世界话语权,为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和巩固霸权地位提供文化依据。因此,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熟悉中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揭露和反击西方话语权背后的政治意图。从国内看,随着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的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和较量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手段,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意识形态工作需整体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人民团结奋进的向心力凝聚力,涉及面十分广泛,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信息化不断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环节,具有综合性、立体性、全方位性的特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种种认识误区,仍滞后于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推进的理念,坚持做到全党动手、全体动员、全线出击,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网络体系,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

  2.意识形态工作要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高举思想旗帜、把握正确导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顺应发展潮流、解答时代之问,切实为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现实提供科学依据,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必须高举旗帜、把握导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坚持不懈地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要让意识形态工作深入人心,引发广泛共鸣,不能讲大话空话套话,不能搞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层层加码,不能搞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对事关民族国家发展大计、事关政治经济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对错误思潮、不当言论进行旗帜鲜明而又有理有据的反驳。特别是对于“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走其他道路”“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问题,必须讲透彻、讲清楚、讲明白,让人们从心底接受、打心里认同。

  必须解答时代之问。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要让人们认同,必须能够解释现实中的疑惑,解答时代之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一盘散沙、受尽凌辱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从生产力低下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和伟大实践,在历史经验和书本上都找不到现成答案,没有现成的观点、概念、思想能够给出有效诠释。这种伟大变革,为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要立足当前实践,总结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与丰富经验,阐释科学理论,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立足当代中国深刻社会变革,紧紧抓住深刻社会变革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在揭示历史发展方向和时代运动规律中解答时代之问。

  3.积极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创新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热点生成、舆论发酵、舆情民意的主要策源地。一些原有的方式方法已经不太适应现在的工作需求,既有的工作手段也很难实现理想的工作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强化互联网思维,灵活运用好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和传播平台,积极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创新,让意识形态工作更加具有现代气息,更加适应群众风格。

  敢于采用新方法。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探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意识形态工作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根据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是我们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原则。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因时因情因势而变,采用新方法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强化阵地意识,积极占领互联网这一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形成“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的工作格局。要学会走网上群众路线,经常上网察民情,认真开展“网络问政”,接受群众网络监督。要善于采用“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综合立体的工作方法,将有效的传统工作方法与新的现代工作方法紧密结合,推动形成多元立体的工作方法体系。

  善于运用新技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手段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技术革新与发展在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手段和方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积极接受新生事物,积极运用各种新技术,让意识形态工作更加具有现代特征和现代风格,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要深刻认识互联网的特点,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发挥互联网的独特优势,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技术的升级融合,为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的传播提供更为广泛更加有效的平台。

  懂得巧用新表达。当前信息传播正在从“我说你听”到“平等对话”转变,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与群众交流互动。群众语言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充满智慧。充分运用好群众语言,就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引发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在有声有色有内涵、出新出彩出精品、讲真讲实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在润物无声中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创新是一种能力、一种责任、一种精神风貌,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需要。只有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我们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让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不断焕发出时代魅力。

  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大任务,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特别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日益凸显,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面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日益凸显,我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面临各种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渗透的挑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有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成果。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三、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

  加强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作用,发挥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理论研究越深入,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越深刻,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才会越自觉。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继续打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理论工作平台,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力度,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的重要反映,是一个国家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巩固壮大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不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到了时代的高起点上。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研究导向,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坚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解决好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确保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繁荣发展。要坚持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力所在,要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标识性的概念和理论,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深化拓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着力打造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更好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更好传播中国思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

  五、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任何思想理论只有广泛传播才能产生更大影响、发挥更大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播能力建设。随着网络新技术新运用新平台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和获取越来越快捷,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在掌握话语权上占据主动。这几年,我们积极应对传播形态、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统筹推进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开辟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尤其是,我们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我国媒体传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了战略主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整体传播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传播平台载体,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六、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治理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过好互联网这一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改进创新网上正面引导,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使积极健康的内容多起来、向上向善的氛围浓起来。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民意,主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更好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应当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网络治理的强大合力,特别要把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结合起来,分清责任边界,确保责任落地,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要坚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决不能让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旁落。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增强责任担当,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意识形态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无论是分析研判还是应对处理,都需要很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把一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把政治原则问题当作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来对待。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都要着眼于化解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查看更多专题资讯相关内容,请点击专题资讯

2024 精彩故事网-故事大全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45号